松毛蟲

松毛蟲
詞語解釋
昆蟲名。成蟲是鱗翅目的蛾子,一般為灰褐色或褐色,晝伏夜出,有趨光性。幼蟲長形,紅褐色,花斑顯著,兩側有許多長毛,吃松針。對森林危害極大。有的地區稱作“松虎”。
分詞解釋
幼蟲:
從昆蟲卵內孵化出來的幼小生物體,形態跟長成的昆蟲不同。
蛾子:
昆蟲,腹部短而粗,有四個帶鱗片的翅膀。多在夜間活動,常飛向燈光。其中很多種是農業害蟲。
長毛:
1.指太平軍。因太平軍反抗清政府剃發留辮的規定﹐一律蓄發﹐故稱。
2.指義和團。
有的:
1.猶言所有的;盡著。
2.人或事物的一部分。
鱗翅目:
昆蟲的一目。翅膀和肢體上都有鱗片,口器為虹吸式,幼蟲除有三對胸足外,還有腹足二對到五對。枯葉蛾﹑螟蛾等就屬于這一目。

松毛蟲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qjyouth.com/ci/15/290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