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羅浮屠
詞語解釋:
印度尼西亞佛教藝術古建筑。梵文意為“山丘上的佛塔”。建于公元8-9世紀。用石塊砌成。有十層平臺:一至七層方形,共有四百三十二個神龕;八至十層為圓形,中央有高7米的主佛塔,周圍環繞七十二座小塔,氣勢雄偉。
分詞解釋:
石塊:
塊狀的石頭。如:攀草牽棘,石塊叢起則歷塊,石崖側削則援崖。——明.徐宏祖《游黃山記》。如:人運一大石塊,于城內更筑堅壘。——清.邵長蘅《青門剩稿》。
佛塔:
佛教建筑形式。簡稱塔。俗稱寶塔,亦稱浮屠。最初用于供奉佛骨,后亦用于供奉佛像,收藏佛經或保存僧人遺體。
周圍:
1.環繞著中心的部分。
2.周匝,圍繞一周。
3.指圓形物之周邊。
共有:
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公民或法人對同一財產共同享有所有權。如夫妻共有財產,共同接受他人的贈與等。
公元:
國際通用的公歷的紀元,是大多數國家紀年的標準,從傳說的耶穌誕生那一年算起。我國從1949年正式規定采用公元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