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祆

胡祆
詞語解釋
唐時稱瑣羅亞斯德教(拜火教)信仰為胡祅﹐并在長安等地建有胡祅祠。
分詞解釋
時稱:
猶時譽。
等地:
當地。
長安:
1.古都城名。漢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定都于此。此后東漢獻帝初﹑西晉愍帝﹑前趙﹑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皆于此定都。西漢末綠林﹑赤眉﹐唐末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軍也曾建都于此。故城有二﹕漢城筑于惠帝時﹐在今西安市西北。隋城筑于文帝時﹐號大興城﹐故址包有今西安城和城東﹑南﹑西一帶。唐末就舊城北部改筑新城﹐即今西安城。
2.唐以后詩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稱。
信仰:
對某種理論、思想、學說極其信服,并以此作為自己行動的指南。有盲目的信仰和科學的信仰之分。盲目的信仰是迷信。科學的信仰來自人們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正確認識。無產階級的信仰是共產主義。
瑣羅亞斯德教:
舊譯“祆教”、“拜火教”、“波斯教”等。波斯(今伊朗)古代的主要宗教。公元前6世紀由瑣羅亞斯德創立。主要經典為《波斯古經》。主張善惡二元論。要求人們從善避惡,棄暗投明。禮拜圣火為主要宗教儀式。公元7世紀后漸衰。今在伊朗、印度、巴基斯坦尚有少量信徒。公元6世紀南北朝時傳入中國,隋唐時曾在東西兩京(洛陽、長安)建立祆祠,但信奉者多為外國人。

胡祆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www.qjyouth.com/ci/15/302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