夭昏

夭昏
詞語解釋
見“夭昬”。
分詞解釋
夭昬:
1.亦作“夭昏”。
2.夭折﹐早死。《左傳.昭公十九年》:“寡君之二三臣﹐札瘥夭昏。”杜預注:“短折曰夭﹐未名曰昬。”孔穎達疏:“子生三月﹐父名之﹐未名之曰昏﹐謂未三月而死也。”一說﹐“昬之言泯沒也”。見王引之《經義述聞.左傳下》。
3.指夭折的人。

● 昏
◎ 天剛黑的時候:黃昏。昏曉(朝夕。亦指明暗)。昏定晨省(人子侍奉父母的日常禮節,晚上服侍就寢,早上省視問安)。
◎ 暗而無光:昏暗。昏黑。
◎ 惑亂:昏憒。昏聵。昏庸。
◎ 神智不清楚或失去知覺:發昏。昏厥(亦稱“暈厥”)。昏亂。
◎ 古同“婚”,婚姻。
● 夭
◎ 草木茂盛美麗:夭夭(a.茂盛而美麗,如“桃之夭夭”;b.顏色和悅的樣子,如“夭夭如也”;c.災)。
◎ 未成年的人死去:夭折。

夭昏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qjyouth.com/ci/16/263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