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禍

兵禍
詞語解釋
戰爭的禍害。
[disaster of war] 戰爭造成的災禍
連遭兵禍
分詞解釋
禍害:
①禍事:黃河在歷史上經常引起禍害。
②引起災難的人或事物。
③損害;損壞:野豬禍害了一大片莊稼。
戰爭:
為實現一定的政治和經濟目的而進行的武裝斗爭。是人類歷史出現階級以后的社會現象。是階級間、民族間、國家間、政治集團間矛盾斗爭的最高形式,以暴力手段反映政治實質。經濟是戰爭的物質基礎,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決定戰爭的方式,保存自己和消滅敵人是戰爭的基本原則。有正義戰爭、非正義戰爭兩類。

● 兵
◎ 武器:兵器。兵刃。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沒有沾血,指不經過戰斗而取得勝利)。
◎ 戰士,軍隊:兵士。兵卒。兵丁。兵戎相見(指武裝沖突)。
◎ 與軍事或戰爭有關事物的統稱:兵法。兵家。兵機。兵釁(戰爭的爭端)。兵書。兵諫(進諫時以武力要挾,迫使必從)。兵荒馬亂。兵貴神速。
● 禍(禍)
◎ 災殃,苦難:禍殃。禍害。禍患。禍根。禍端。禍首。禍事。戰禍。惹禍。禍從口出。禍起蕭墻(“蕭墻”是照壁,意思是禍事發生在家里,喻內部發生禍亂)。
◎ 危害,使受災殃:禍國殃民。

兵禍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qjyouth.com/ci/16/270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