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

菩薩蠻
詞語解釋
①詞牌名。原為唐代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雙調,四十四字,前后闋均押兩仄聲韻轉押兩平聲韻。
②曲牌名。屬北曲正宮。字句格律與詞牌前半闋相同。用在套曲中。
分詞解釋
聲韻:
亦作“聲韻”、“聲均”。
1.指樂調。
2.指詩文的韻律。
3.指文詞聲律和文字音韻學上的聲、韻、調等。
4.借指詩歌或其他韻文。
5.指說話或呼喊的聲調。
6.泛指和諧動聽的聲音。
菩薩:
①梵文音譯全稱為“菩提薩埵”,意為“覺有情”,即“上求菩提(覺悟)、下化有情(眾生)”的人。佛教指達到自覺(自身得到解脫)、覺他(使眾生達到解脫)兩項修行果位者。原為釋迦牟尼尚未成佛時的稱號。后指修行到了一定程度,地位僅次于佛的人。在民間,有時也稱佛教神像為菩薩。
②比喻心地慈善的人。
前后:
1.用于空間﹐指事物的前邊和后邊。
2.指一前一后。
3.下邊與上邊。
4.表示時間的先后。即從開始到結束的一段時間。
5.指從某一時間或事件稍前到稍后的一段時間。
6.指自前到后的經過﹑過程。
7.向前與向后﹐俯仰。
8.指大小便。
9.猶輕重﹐尊卑。

● 蠻(蠻)
◎ 粗野,兇惡,不通情理:野蠻。蠻橫。蠻不講理。
◎ 愣,強悍:一味蠻干。
◎ 中國古代稱南方各族:蠻荒。
◎ 方言,相當于“很”:蠻好。

菩薩蠻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qjyouth.com/ci/17/350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