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耨

阿耨
詞語解釋
1.佛教語。意譯為極微。今譯為原子。
2.見“阿耨達池”。
分詞解釋
佛教:
世界上主要宗教之一,相傳為公元前六至五世紀古印度的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 境內)王子釋迦牟尼所創,廣泛流傳于亞洲的許多國家。西漢末年傳入我國。
原子:
組成單質和化合物分子的最小微粒。由居于原子中心帶正電的原子核和核外帶負電的電子構成。電子繞核作高速運動。電子的質量很小,原子的質量幾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在化學反應中,原子核不發生變化。
極微:
1.研求幾微。
2.極其微小。
3.佛教語。梵文的意譯,音譯“阿拏”﹑“阿菟”﹑“阿耨”。指色的最小單位,為色的不可再分的原素。
4.引申為最小單位的物質或指化學元素。
阿耨達池:
梵語Anavatapta的譯音。意譯為“無熱惱”。池名。唐代稱為無熱惱池。此池在五印度北﹐大雪山北香山南﹐二山之中。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序》作“阿那婆答多池”。


阿耨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qjyouth.com/ci/18/315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