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敗之辱

三敗之辱
詞典解釋
曹沫為魯將,與齊戰,三戰三敗。魯莊公懼,乃獻遂邑之地以和。齊桓公許與魯會于柯,將盟,曹沫執匕首劫桓公于壇上,桓公乃許盡還所侵之地。見《戰國策.齊策六》﹑《史記.齊太公世家》。后因以此事為始敗而終雪前恥之典。
分詞解釋
匕首:
短劍或狹長的短刀。
世家:
①世代做官的人家:出身世家|那小生原也是世家子。
②中國紀傳體史書的體裁之一。司馬遷撰《史記》時首創,主要敘述世襲封國的諸侯的事跡,如《吳太伯世家》等。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涉、儒家宗師孔子,雖不是諸侯王,也列入世家。宋代歐陽修《新五代史》中有《十國世家》。
戰國策:
書名。戰國時游說之士策謀和言論的匯編。三十三篇,始于公元前453年三家分晉,止于公元前209年秦二世繼位。北宋時有散佚,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西漢帛書中,有失傳已久的部分內容。
太公:
1.古代稱父或尊稱他人之父。
2.稱祖父。
3.清以來亦稱曾祖為太公。
4.對老者的尊稱。
5.即太公望呂尚。
6.復姓。春秋有太公任。見《莊子.山木》。
史記:
書名。原名《太史公書》。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西漢司馬遷著,后褚少孫補撰部分內容。全書一百三十篇。記事起自傳說中的黃帝,迄于漢武帝,共三千年左右。分傳記為本紀、世家、列傳;以八書述制度沿革,列十表通史事脈絡。在史學、文學上都有很高價值。


三敗之辱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qjyouth.com/ci/18/350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