癡絶

癡絶
詞語解釋
《晉書.顧愷之傳》:“愷之在桓溫府﹐常云:‘愷之體中癡黠各半﹐合而論之﹐正得平耳。’故俗傳愷之有三絶:才絶﹐畫絶﹐癡絶。”后以“癡絶”為藏拙或不合流俗之典。
分詞解釋
藏拙:
掩藏拙劣,不以示人。常用為自謙之辭。
俗傳:
民間傳說。《李衛公問對》卷中:“牝牡之法,出于俗傳,其實陰陽二義而已。”
不合:
1.違背;不符合。
2.不和。
3.不應當;不該。
各半:
各得一半;各占一半。如:憤怒與畏懼各半。
流俗:
一般的風俗習慣(含貶義)。

癡絶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qjyouth.com/ci/19/181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