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諦

靜諦
詞語意思
佛教語。指佛教的“真理”﹑“實理”。
分詞解釋
實理
1.真實的道理。
2.真情,真實的情況。
佛教
世界上主要宗教之一,相傳為公元前六至五世紀古印度的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 境內)王子釋迦牟尼所創,廣泛流傳于亞洲的許多國家。西漢末年傳入我國。
真理
對客觀事物的本質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真理是從局部到整體、從相對走向絕對的不斷深化的發展過程。任何真理都是全面的、具體的。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社會實踐。真理同謬誤相比較而存在,相斗爭而發展。

● 諦(諦)
◎ 仔細:諦聽。諦視。諦觀。諦思。
◎ 道理:真諦。妙諦。
● 靜
◎ 停止的,與“動”相對:靜止。靜態。靜物。平靜。風平浪靜。
◎ 沒有聲音:安靜。寂靜。僻靜。冷靜。肅靜。靜悄悄。靜穆。靜謐。靜默。靜觀。靜聽。
◎ 安詳,閑雅:靜心。靜坐。
◎ 古同“凈”,清潔。
◎ 姓。

靜諦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qjyouth.com/ci/19/184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