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而

之而
詞典解釋
須毛。《周禮.考工記.梓人》:“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鱗之而。”戴震補注:“頰側上出者曰之,下垂者曰而,須鬣屬也。”王引之《經義述聞.周官下》:“而,頰毛也;之,猶與也。作其鱗之而,謂起其鱗與頰毛也……然則之為語詞,非實義所在矣。”與戴說不同。后人詩文中多用以形容須毛狀的東西或指雕刻的鳥﹑獸﹑龍等的須毛耆鬣。
分詞解釋
經義:
1.經書的義理。
2.科舉考試科目之一。宋代以經書中文句為題,應試者作文闡明其義理,故稱。明清沿用而演變成八股文。
須鬣:
1.亦作“須鬛”。
2.胡須。
3.比喻形如馬鬃的松針。
補注:
1.古書注釋體式之一。對原有注釋加以補充或駁正。
2.指起補充說明作用的注釋。
所在:
1.所處或所到之地。
2.指存在的地方。
3.到處,處處。
4.處所,地方。
5.謂居其位。亦指居其位者。
然則:
連詞。連接句子,表示連貫關系。猶言“如此,那么”或“那么”。


之而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qjyouth.com/ci/2/15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