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帖

蘭亭帖
詞語解釋
又稱《禊帖》﹑《蘭亭集序帖》。著名的行書法帖。東晉王羲之書。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上巳,羲之和謝安﹑孫綽等修禊于山陰(今浙江紹興)蘭亭,臨流賦詩,羲之草序,用蠶繭紙﹑鼠須筆書之。書法遒媚勁健,絕代更無,為隋唐諸家師法。惜唐宋兩代,真本已亡。臨摹本甚多,以歐陽詢的“定武本”﹑褚遂良的“神龍本”頗能近真。此外摹寫翻刻者多至數十百,而善本鮮見。
分詞解釋
蠶繭:
絹絲昆蟲(桑蠶、柞蠶、蓖麻蠶等)蛹期的囊殼形保護物。由老熟幼蟲絲腺吐出的絲織成。結繭數天后,繭內的幼蟲化為蛹,后蛹羽化為成蟲(蛾)。
行書:
字體名。介于楷書與草書之間的書體。既無草書潦草,又無楷書端正。相傳始于東漢末年,流行至今。其中楷意多些的稱“行楷”,草意多些的稱“行草”。
山陰:
1.山朝北的一面。
2.晉王羲之的代稱。王羲之曾居會稽山陰,故以代指。
勁健:
1.強健有力。
2.謂藝術風格剛勁雄健。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有“勁健”之目。
善本:
指具有文獻價值或文物價值的古代刻本和寫本(包括手稿、舊拓碑帖等)。也有稱經過校讎、搜補校正的古書為“善本”。


蘭亭帖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qjyouth.com/ci/2/16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