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

太和殿
詞語解釋
在北京故宮太和門內。為故宮三大殿(太和﹑中和﹑保和)中之最大者。明清兩代皇帝即位﹑節日慶賀﹑朝會大典﹑元旦賜宴﹑命將出征﹑殿試進士等﹐均在此舉行。明成祖永樂年間初建﹐名奉天殿。嘉靖時被雷火焚毀﹐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重建﹐改名皇極殿。清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又改名太和殿。今殿為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重修。基高2丈﹐殿高11丈﹐闊11間﹐深5間。正中設帝座。外有廊柱一列﹐前為丹陛﹐環以白石欄。全殿內外立有大柱84根﹐面積2300多平方米。殿頂為重檐垂脊琉璃瓦﹐檐下是彩畫的橫額和斗栱。是全國今存最大的木構大殿。
分詞解釋
面積:
幾何學的基本度量之一。是用以度量平面或曲面上一塊區域大小的正數。通常以邊長為單位長的正方形的面積為度量單位。
元旦:
新年第一天。舊指夏歷正月初一日,今指公歷一月一日。
一列:
1.指官位一級。
2.猶言一為陳述。
3.表數量。用于成行列者。
故宮:
舊王朝的宮殿,特指北京的清故宮。
太和:
1.亦作“大和”。
2.天地間沖和之氣。
3.人的精神﹑元氣;平和的心理狀態。
4.謂太平。
5.和睦。
6.樂名。魏鼓吹曲名。
7.樂名。雅樂名。


太和殿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qjyouth.com/ci/2/319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