鄦學

鄦學
詞語解釋
指文字學。東漢許慎著有《說文解字》,故稱。
分詞解釋
許慎:
許慎(約58-約147)東漢經學家、文字學家。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東)人。博通經籍,時人譽之“五經無雙許叔重”。著有《說文解字》十四卷,并敘目共十五卷,創按部首收字體例,是古文字學的巨著。
文字學:
研究文字的起源﹑發展﹑性質﹑體系及其形﹑音﹑義關系﹑正字法以及個別文字的演變情況等的學科﹐是語言學的一個部門。
東漢:
朝代,公元25-220,自光武帝(劉秀)建武元年起到獻帝(劉協)延康元年止。建都洛陽。也叫后漢。
說文解字:
中國最早的文字學著作。東漢許慎撰。正文14卷,另有敘目1卷。收字9353個,又重文(古文、籀文異體字)1163個,解說133441字,首創部首編排法,按漢字形體偏旁結構分為540部。以通行小篆為主體,列古文、籀文等異體字為重文。每字均按“六書”(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注、假借)分析字形,詮解字義,辯識音調。書中保留大量古文字資料,對研究甲骨、金石等古文字有極高的參考價值。后代研究《說文解字》的著作很多,以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最為精審。


鄦學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www.qjyouth.com/ci/22/255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