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務運動
詞語意思:
舊稱“同光新政”。同治、光緒年間清政府所進行的與外國資本主義有密切聯系的軍事、政治、經濟、文教、外交等方面的活動。管理洋務的中央機關為總理衙門。奕欣、曾國藩、李鴻章等以“自強求富”為名,先后興辦了一批近代軍事工業和工礦、運輸業,又購置軍艦建立了南洋、北洋海軍,并派遣留學生學習外國科學技術。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但為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創造了一些客觀條件。經過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洋務運動宣告失敗。
分詞解釋:
洋務:
1.清末指與外國有關的政治﹑經濟﹑外交﹑軍事﹑文化等事務;亦指模仿外國上述方面的事務。
2.香港等地指以外國人為對象的服務行業。
海軍:
在海上作戰的軍隊,通常由水面艦艇、潛艇、海軍航空兵、海軍陸戰隊等兵種及各專業部隊組成。
工礦:
工業和礦業的合稱:工礦企業。
北洋:
清末指奉天(遼寧)、直隸(河北)、山東沿海地區。特設北洋通商大臣,由直隸總督兼任。
派遣:
命人辦公事:派遣代表團出訪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