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戰爭
詞典解釋:
1894-1895年日本侵略朝鮮和中國的戰爭。因戰爭爆發于舊歷甲午年而得名。1894年7月,日本在朝鮮豐島海面突襲清軍運兵船,并進攻駐守牙山的清軍。8月,雙方正式宣戰,清軍在平壤戰役和黃海海戰中受挫,日軍分陸海兩路進攻中國東北。次年2月,日軍攻占威海衛軍港,北洋艦隊覆滅。不久,遼東半島陷落。中國人民和愛國官兵對日本侵略軍進行了英勇的抗擊,但因清政府的腐敗而遭到失敗。最后清政府派李鴻章赴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使中國進一步加深了半殖民地化。
分詞解釋:
陸海:
1.物產富饒之地。
2.南朝梁鍾嶸對晉代文學家陸機有“陸才如海”之贊語。見《詩品》卷上。后因以“陸海”比喻富于文才。
3.借指陸機﹐以喻稱富于文才的人。
北洋:
清末指奉天(遼寧)、直隸(河北)、山東沿海地區。特設北洋通商大臣,由直隸總督兼任。
正式:
1.法式。
2.合乎一般公認標準的或合乎一定手續的。
加深:
加大深度;變得 更深:加深了解ㄧ矛盾加深。
半殖民地:
指形式上獨立,但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受帝國主義控制和壓迫的國家。
中日甲午戰爭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