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張
詞語解釋:
管仲與張儀的合稱。兩人分別為春秋齊國與戰國時秦國的政治家。
分詞解釋:
政治家:
有政治見識和政治才能并從事政治活動的人。多指國家﹑政黨的領導人物。
春秋:
①年歲;光陰:苦度春秋|他在講臺上耕耘了四十個春秋。
②泛指歷史:甘灑熱血寫春秋。
③時代名。因魯國編年史《春秋》得名。一般指前770年-前476年這個時期。
④儒家經典之一。編年體春秋史。相傳由孔子據魯國史官所編《春秋》加以整理修訂而成,記載自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共二百四十二年間的史事,是中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
⑤古代史書的通稱。
管仲:
管仲(?-前645)春秋初期齊國政治家。名夷吾,字仲,潁上(潁水之濱)人。齊桓公即位后,由鮑叔牙推薦,被任命為相。在齊國改革內政,整頓軍隊,確立選拔人才制度,主張按土地好壞分等征稅。使齊國力大振。又提出“尊王攘夷”的策略,終使齊桓公成就霸業。
張儀:
張儀(?-前310)戰國時期縱橫家。魏國貴族的后代。主張連橫策略以瓦解反秦聯盟。公元前328年任秦相。封武信君。迫使魏獻上郡,幫助秦惠文君稱王,游說各國服從秦國,瓦解齊楚聯盟,奪取楚漢中地區。秦武王即位后,他入魏為相,不久死去。
戰國:
時代名。因各諸侯國之間戰爭不斷而得名。西漢劉向編《戰國策》始作為時代名稱。一般指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這個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