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嘒

蟬嘒
詞語解釋
蟬鳴。語本《詩.小雅.小弁》:“菀彼柳斯﹐鳴蜩嘒嘒。”
分詞解釋
鳴蜩:
蟬的一種,亦稱秋蟬。體黑色,長一寸馀,翅色赭褐,脈黃色,胸腹部下被白粉,鳴器小而成卵圓形,秋間日沒時常長鳴不已。亦謂蟬鳴叫。
嘒嘒:
1.形容星光微小而明亮。
2.象聲詞。形容清亮的聲音。
3.象聲詞。蟬鳴聲。
小雅:
《詩經》組成部分之一。共七十四篇,大致產生于西周后期和東周初期,作者多為上層貴族。其內容多反映當時的政治危機及周王室與異族的斗爭,也有反映貴族宴樂的作品。

● 嘒
◎ (星光)明亮(一說微小)的樣子:“嘒彼小星,三五在東。”
◎ 象聲詞,形容小聲或清脆的聲音:蟬聲嘒嘒。嘒嘒管聲。
● 蟬(蟬)
◎ 昆蟲,種類很多,雄的腹面有發聲器,叫的聲音很大:蟬聯。蟬蛻。蟬韻(蟬鳴)。寒蟬。金蟬脫殼。
◎ 古代的一種薄綢,薄如蟬翼:蟬紗。

蟬嘒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qjyouth.com/ci/24/280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