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帷
詞語解釋:
猶經筵。古代君主研讀經史之處。置儒臣侍讀侍講。
分詞解釋:
經筵:
漢唐以來帝王為講論經史而特設的御前講席。宋代始稱經筵,置講官以翰林學士或其他官員充任或兼任。宋代以每年二月至端午節﹑八月至冬至節為講期,逢單日入侍,輪流講讀。元﹑明﹑清三代沿襲此制,而明代尤為重視。除皇帝外,太子出閣后,亦有講筵之設。清制,經筵講官,為大臣兼銜,于仲秋仲春之日進講。
儒臣:
1.漢稱博士官為儒臣。
2.泛指讀書人出身的或有學問的大臣。
侍講:
1.從師讀書,聽其講學。
2.為皇帝或太子講學。
3.官名。漢代有此稱號,以之名官則起于魏明帝。唐始置侍講學士,其職為講論文史以備君王顧問。宋沿置,并設侍講﹑侍讀,皆由他官之有文學者兼任。元明清則列為翰林院額定之官。又南北朝﹑唐﹑宋諸王府,亦有侍講。
侍讀:
1.陪侍帝王讀書論學或為皇子等授書講學。
2.古代官名。為帝王﹑皇子講學之官。其職務與侍讀學士略同,然級別較其為低。宋有翰林侍讀之官,明清沿置翰林院侍讀。亦作為侍讀學士之省稱。
3.古代官名。南北朝唐宋諸王屬官,有侍讀,侍講。
4.古代官名。清代內閣所置官。掌勘對本章﹑檢校簽票。參見《清通志.職官一》。
君主:
古代國家的最高統治者;現代某些國家的元首。有的稱國王,有的稱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