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鞮

若鞮
詞語解釋
匈奴語“孝”的意思。
分詞解釋
匈奴:
古族名。又稱“胡”。戰國時游牧于燕、趙、秦以北地區,秦漢時占據大漠南北廣大地區。西漢初攻擾漢朝北方。漢武帝時受漢軍打擊而轉衰。宣帝時附漢。東漢初分裂,南匈奴附漢,北匈奴居漠北。南匈奴于東漢末分為五部,西晉時先后建立趙、夏、北涼等國,南北朝時經民族融合而逐漸消失。北匈奴于漢和帝時為東漢和南匈奴所敗,部分西遷。
意思:
1.思想;心思。
2.意義,道理。
3.意圖,用意。
4.意志。
5.神情。
6.情趣;趣味。
7.心情,情緒。
8.情意;心意。
9.引申指代表心意的宴請或禮品。
10.意見,想法。
11.跡象,苗頭。
12.象征性的表示。

● 鞮
◎ 用獸皮制的鞋:“一春當費鞮二緉。”
◎ 〔鞮鞻氏〕中國周代樂官名,掌四夷之樂與其聲歌。”
◎ 古代釋譯官:“光景所照,鞮象必通。”
● 若
◎ 如果,假如:若果。倘若。假若。天若有情天亦老。
◎ 如,像:年相若。安之若素。旁若無人。置若罔聞。門庭若市。
◎ 你,汝:若輩。“更若役,復若賦,則何如?”
◎ 約計:若干(gan )。若許。
◎ 此,如此:“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 順從:“曾孫是若。”
◎ 指“海若”(古代神話中的海神):“望洋向若而嘆。”
◎ 指“若木”(古代神話中的樹名)。
◎ 指“杜若”(古書上說的一種香草):“沐蘭澤,含若芳”。若英(“杜若”的花)。
◎ 文言句首助詞,常與“夫”合用:“若夫陰雨霏霏,連月不開。”
◎ 用在形容詞或副詞后,表示事物的狀態:“桑之未落,其葉沃若”。
● 若
◎ 〔般若〕見“般3”。

若鞮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www.qjyouth.com/ci/25/248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