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
詞語解釋
中國哲學中關于天人關系的一種觀點。與“天人之分”說相對立。認為“天”有意志﹐人事是天意的體現;天意能支配人事﹐人事能感動天意﹐由此兩者合為一體。戰國時子思﹑孟子首先明確提出這種理論﹐漢儒董仲舒繼承此說﹐發展為“天人感應”論。參閱《禮記.中庸》﹑漢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號》。
分詞解釋
支配:
①調度;安排:我的時間不夠支配|我們這些人都是聽你支配的。
②起控制或引導的作用:思想支配著行動。
感動:
①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響而激動,引起同情或向慕:看到戰士舍身救人的英勇行為,群眾深受感動。
②使感動:他的話感動了在座的人。
體現:
具體形象地表現出來:各方捐款體現了對孤兒的關懷。
理論:
①人們由實踐概括出來的關于自然界和社會的知識的有系統的結論。
②辯論是非;爭論;講理
①:他正在氣頭上,我不想和他多理論。
名號:
1.名稱;名目。
2.名聲。
3.稱號。
4.姓名;名字與別號。
5.佛教語。特指諸佛菩薩名,而以指南無阿彌陀佛為常。
6.謂持誦佛號。


天人合一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qjyouth.com/ci/25/248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