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國

建德國
詞語解釋
1.亦稱“建德”。
2.《莊子》中虛構的無為而治的理想國。
分詞解釋
莊子:
(約前369-前286)戰國時哲學家。名周,宋國蒙(今屬河南)人。繼承和發展了老子的學說,是道家的主要代表,后人將老子與他合稱為“老莊”。認識到事物都在變動中,但忽視了事物性質的穩定和差別,成為相對主義。他的哲學思想達到了很高的思維水平,對后世影響很大。文章想像豐富,富有表現力。著作有《莊子》。
理想國:
古希臘柏拉圖著。闡述了作者的哲學思想以及道德、政治、教育學說。以唯心主義哲學為基礎,論述加強奴隸制國家統治的方案,從而為剝削階級的國家學說奠定了基礎。
無為而治:
無為:無所作為;治:治理。自己無所作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當政的時候,沿襲堯的主張,不做絲毫改變。后泛指以德化民。
建德:
1.謂建立德行或功業。
2.指建立的功業。
3.謂立有德者為諸侯。
4.剛健之德。建,通“健”。
5.見“建德國”。
虛構:
①憑想像編造:寫通訊報導不能虛構。
②文藝創作的一種藝術手法。指作家創作時在掌握生活素材的基礎上進行綜合加工,塑造出典型的藝術形象。


建德國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qjyouth.com/ci/26/52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