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
詞語解釋:
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屬山西),后遷居下邽(今陜西渭南)。貞元年間進士。歷任左拾遺,江州司馬,杭州、蘇州刺史,官至刑部尚書。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與元稹齊名,并稱“元白”。作有重要詩論《與元九書》及體現其詩論主張的政治諷諭詩《秦中吟》、《新樂府》等。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為世人傳誦。有《白氏長慶集》。
分詞解釋:
歷任:
多次擔任;先后擔任:歷任要職ㄧ參軍后,歷任排長、連長等職。
秦中:
1.古地區名。指今陜西中部平原地區﹐因春秋﹑戰國時地屬秦國而得名。也稱關中。
2.指秦二世胡亥。
祖籍:
祖先居住地:祖籍云南昆明。
元稹:
元稹(779元稹831)字微之,洛陽人。論詩與白居易相同,為中唐新樂府運動的積極倡導者之一。其詩以樂府詩最具代表性。
敘事詩:
詩歌的一種。以敘述歷史或當代的事件為內容的詩。有比較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我國古典詩歌中著名的敘事詩有《木蘭詩》﹑《孔雀東南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