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奴制

農奴制
詞語解釋
以封建土地所有制和農民對封建主的依附關系為基礎而形成的剝削制度。其基本特點是:農民以奴役性條件從封建主領得份地,世代使用,被束縛在土地上,農民對封建主和封建國家處于人身依附地位,成為農奴。封建主可以懲罰﹑出賣農奴,或沒收其財產。封建國家還強迫農奴提供徭役﹑繳納貢稅,農奴毫無政治權利。
分詞解釋
所有制:
生產資料的占有形式。它是生產關系的基礎,在人類社會的各個歷史發展階段,所有制的形式和性質都不同。
地上:
1.陸地上。
2.指人間,陽世。
使用:
使人或器物等為某種目的服務:使用干部|使用工具|合理使用|共同使用。
提供:
供給。謂提出可供參考或利用的意見﹑資料﹑物資﹑條件等。
繳納:
交納:繳納公糧 ㄧ繳納稅款。


農奴制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qjyouth.com/ci/27/107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