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理

斷理
詞語意思
1.判斷事理。
2.審理。
分詞解釋
審理:
1.審訊處理。
2.明親王府的理刑官。
判斷:
①斷定:判斷準確|正確的判斷。
②判決:雨村便徇情枉法,胡亂判斷了此案。
③對事物情況有所肯定或否定的思維形式。如:“馬克思主義是真理。”所作的肯定或否定符合客觀實際,判斷就是真的,否則就是假的。檢驗判斷真假的唯一標準是社會實踐。判斷由概念組成,是在實踐的基礎上反映現實的結果。判斷總是表現為句子,但是并非所有的句子都表示判斷。同一個判斷可以用不同的句子來表示,同一個句子也可以表示不同的判斷。
事理:
1.事物的道理。
2.事情,事項。

● 理
◎ 物質本身的紋路、層次,客觀事物本身的次序:心理。肌理。條理。事理。
◎ 事物的規律,是非得失的標準,根據:理由。理性。理智。理論。理喻。理解。理想。道理。理直氣壯。
◎ 自然科學,有時特指“物理學”:理科,數理化。理療。
◎ 按事物本身的規律或依據一定的標準對事物進行加工、處置:理財。理事。管理。自理。修理。總理。
◎ 對別人的言行作出反應:理睬。答理。
◎ 古代指獄官、法官。
◎ 姓。
● 斷(斷)
◎ 長形的東西從中間分開:斷裂。斷層。斷面。截斷。斷腸。斷魂。斷線風箏。
◎ 不繼續,禁絕:斷糧。斷水。斷炊。斷奶。斷檔。斷流。斷種(zhong )。斷交。斷片。斷續。斷子絕孫。
◎ 判定,決定:判斷。診斷。斷獄(審理和判決罪案)。
◎ 一定,絕對:斷乎不可。斷然施行。

斷理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qjyouth.com/ci/27/110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