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槎
詞語解釋:
1.亦作“僊槎”。
2.神話中能來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間的竹木筏。典出晉張華《博物志》卷三:“舊說云天河與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來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飛閣于查上,多赍糧,乘槎而去。十余日中,猶觀星月日辰,自后芒芒忽忽,亦不覺晝夜,去十余日,奄至一處,有城郭狀,屋舍甚嚴,遙望宮中多織婦,見一丈夫牽牛渚次飲之。牽牛人乃驚問曰:‘何由至此?’此人見說來意,并問此是何處。答曰:‘君還至蜀郡訪嚴君平則知之。’竟不上岸,因還如期。后至蜀問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牽牛宿。’計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時也。”
3.《太平廣記》卷四○五引《洞天集》:“嚴遵仙槎﹐唐置之于麟德殿﹐長五十余尺﹐聲如銅鐵﹐堅而不蠧。李德裕截細枝尺余﹐刻為道像﹐往往飛去復來。廣明以來失之﹐槎亦飛去。”唐李適《侍宴安樂公主新宅應制》詩:“若見君平須借問﹐仙槎一去幾時來?”明劉基《怨王孫》詞:“紅塵目迥﹐河漢應有仙槎待還家。”后亦借稱行人所乘之舟。
分詞解釋:
木筏:
用木材結成的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