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宗

三宗
詞典解釋
1.指黃帝﹑唐堯﹑虞舜。
2.指孫中山的三民主義。
分詞解釋
黃帝:
見〖炎黃〗。
唐堯:
1.古帝名。帝嚳之子,姓伊祁(亦作伊耆),名放勛。初封于陶,又封于唐,號陶唐氏。以子丹朱不肖,傳位于舜。參閱《史記.五帝本紀》。
2.鼓吹曲名。晉武帝受禪,令傅玄制樂。玄改漢樂《務成》為《唐堯》。參閱《晉書.樂志下》﹑《樂府詩集.鼓吹曲辭四》。
虞舜:
上古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因其先國于虞﹐故稱虞舜。為古代傳說中的圣君。
三民主義:
孫中山提出的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綱領,即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1905年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為其基本內容。此即舊三民主義,還不是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后在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于1924年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認為民族主義就是反對帝國主義,達到中華民族自求解放,國內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權主義就是建立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數人所得而私的民主政治;民生主義就是平均地權,耕者有其田,同時節制資本,發展民族經濟。此即新三民主義。
孫中山:
孫中山(1866-1925)近代民主革命家。名文,字逸仙,曾化名中山樵,遂以中山名世,廣東香山(今中山)人。早年創建興中會和同盟會,提出三民主義學說,多次發動武裝起義,立志推翻清朝。武昌起義后,于1912年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不久辭職。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他被選為理事長。1913年發動“二次革命”,失敗后去日本組織中華革命黨,任總理。1917年領導護法運動,在廣州任護法軍政府大元帥,后被迫去職。1921年在廣東任非常大總統,曾計劃北伐。1924年在廣州召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確定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遺著編為《孫中山選集》、《孫中山全集》等。


三宗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www.qjyouth.com/ci/29/365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