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皓

夷皓
詞語解釋
伯夷和商山四皓的合稱。同為避亂君而隱遁﹐古稱高節之士。
分詞解釋
隱遁:
1.隱居遠避塵世。
2.隱匿身形。
高節:
1.高其節操,堅守高尚的節操。
2.高尚的節操。
3.高聳的竹竿。竹有節,故稱。
4.指使臣所持的旄節。其長八尺,故稱。
亂君:
昏庸無道的君主;暴君。
商山四皓:
舊時泛指有名望的隱士。
伯夷:
1.相傳為顓頊之師。《山海經.海內經》:“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龍,先龍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郭璞注:“伯夷父,顓頊師,今氐羌其苗裔也。”《呂氏春秋.尊師》:“帝顓頊師伯夷父。”陳奇猷校釋:“《漢書.古今人表》作‘柏夷亮父’,班固自注云:‘顓頊師’。案,柏﹑伯通。伯夷其氏……亮其名,‘父’則是男子之美稱也。”一說“亮”即“夷”字之誤,隸書‘夷’字或作‘夷’,與‘亮’形近。見清王引之《經義述聞.漢書》。
2.舜的臣子,齊太公的祖先。
3.商末孤竹君長子。


夷皓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www.qjyouth.com/ci/29/365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