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署

烏署
詞典解釋
古代御史臺的別稱。
分詞解釋
別稱:
正式名稱以外的別名。
古代:
①過去距離現代較遠的時代(區別于‘近代、現代’)。在我國歷史分期上多指19世紀中葉以前。
②特指奴隸社會時代(有的也包括原始公社時代)。
御史臺:
官署名。專司彈劾之職。西漢時稱御史府,東漢初改稱御史臺,又名蘭臺寺。梁及后魏﹑北齊或謂之南臺,后周則稱司憲。隋及唐皆稱御史臺。惟唐一度改稱憲臺或肅政臺,不久又恢復舊稱。明洪武十五年改為都察院,清沿用,御史臺之名遂廢。參閱《通典.職官六》﹑《明會要.職官五》。

烏(烏)
◎ 指“烏鴉”:烏白馬角(喻不可能實現的事情)。烏飛兔走(喻日往月來,時間流逝)。烏合之眾。
◎ 黑色的:烏亮。烏云。
◎ 無,沒有:化為烏有。
◎ 文言疑問詞,哪,何:烏足道哉?
◎ 古同“嗚”,嗚乎。
◎ 姓。

◎ 辦理公務的機關:專署。公署。官署。
◎ 布置:部署。
◎ 簽名,題字:簽署。署名。署字。
◎ 暫代:署理。兼署。

烏署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qjyouth.com/ci/3/22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