蝕既

蝕既
詞語解釋
日月蝕盡。也稱全蝕。語出《春秋.桓公三年》:“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杜預注:“既,盡也。”孔穎達疏:“食既者,謂日光盡也。”
分詞解釋
全蝕:
見“全食”。
春秋:
①年歲;光陰:苦度春秋|他在講臺上耕耘了四十個春秋。
②泛指歷史:甘灑熱血寫春秋。
③時代名。因魯國編年史《春秋》得名。一般指前770年-前476年這個時期。
④儒家經典之一。編年體春秋史。相傳由孔子據魯國史官所編《春秋》加以整理修訂而成,記載自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共二百四十二年間的史事,是中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
⑤古代史書的通稱。
日光:
1.太陽發出的光。
2.時光。
食既:
日全食或月全食過程中,月亮陰影與太陽圓面或地球陰影與月亮圓面第一次內切時二者之間的位置關系。亦指食盡發生的時刻。食既發生在初虧之后。食﹐通“蝕”。語出《左傳.桓公三年》:“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杜預注:“既﹐盡也。”
七月:
《詩.豳風》篇名。寫西周時代農奴在一年十二個月份中勞動和生活的情景,反映了他們終年為貴族服務,自身卻饑寒交迫的社會現實。全詩共八十八句,是《國風》中最長的一篇。

蝕既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www.qjyouth.com/ci/30/93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