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曼帝國

奧斯曼帝國
詞語解釋
奧斯曼土耳其人建立的伊斯蘭教軍事封建國家。13世紀末興起于小亞細亞西北部。后迅速擴張,1453年滅東羅馬帝國;至16世紀時已占有小亞細亞、西亞、北非和歐洲東南部廣大地區,成為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首都在伊斯坦布爾。統治者稱蘇丹,16世紀初又兼哈里發。17世紀后開始衰落,19世紀成為歐洲列強爭奪的對象。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參加同盟國一方,作戰失敗。1922年在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中被推翻。
分詞解釋
帝國:
①以皇帝為國家元首的君主國,如明治維新后的日本是實行君主立憲制的資本主義國家。
②占有殖民地的帝國主義國家,如英帝國。
世紀末:
專指十九世紀末期的社會。當時,一方面技術迅速進步;另方面各種矛盾日益尖銳,社會劇烈動蕩,潛伏著危機。因用以指社會的沒落階段。
東羅馬帝國:
即“拜占庭帝國”。
列強:
舊時指世界上同一時期內的各個資本主義強國。
土耳其人:
土耳其的主體民族。少數分布在德國等國。約4493.5萬人(1985年)。講土耳其語。信伊斯蘭教。主要從事農業,兼營畜牧業。


奧斯曼帝國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qjyouth.com/ci/30/98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