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繇

象繇
詞語意思
指晉代注《莊子》的郭象和三國魏書法家鍾繇。
分詞解釋
莊子
(約前369-前286)戰國時哲學家。名周,宋國蒙(今屬河南)人。繼承和發展了老子的學說,是道家的主要代表,后人將老子與他合稱為“老莊”。認識到事物都在變動中,但忽視了事物性質的穩定和差別,成為相對主義。他的哲學思想達到了很高的思維水平,對后世影響很大。文章想像豐富,富有表現力。著作有《莊子》。
三國
時代名。繼東漢后出現的魏、蜀(蜀漢)、吳三國鼎立的歷史時期。從公元220年曹丕代漢稱帝起,至280年吳滅亡為止。一般把赤壁之戰后至魏、蜀、吳建國前的歷史也劃入三國時期。
法家
先秦時期的一個思想流派,以申不害、商鞅、韓非為代表,主張法治,反對禮治,代表了當時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

● 象
◎ 哺乳動物,是目前地球陸地上最大的哺乳類動物,多產在印度、非洲等熱帶地區,門牙極長,可用于雕刻成器皿或藝術品:象牙。象牙寶塔(喻脫離群眾和生活的文學家、藝術家的小天地)。
◎ 形狀,樣子:形象。景象。氣象。現象。想象。象征。萬象更新。象聲。象形。
● 繇
◎ 同“徭”。
◎ 古同“謠”,歌謠。
● 繇
◎ 古同“由”,從,自。
● 繇
◎ 古同“籀”,占卜的文辭。

象繇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www.qjyouth.com/ci/5/45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