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帖

大觀帖
詞語解釋
匯刻叢帖。十卷。大觀三年(公元1109年)﹐宋徽宗因《淳化閣帖》板已斷裂﹐出內府所藏墨跡﹐命蔡京等稍加厘訂﹐重新摹勒上石﹐標題皆蔡京手書。刻工精良﹐優于《淳化閣帖》﹐惜拓本流傳甚少。
分詞解釋
流傳:
傳下來或傳播開:大禹治水的故事,一直流傳到今天ㄧ消息很快就流傳開了。
手書:
1.親手寫的字;筆跡。
2.親筆寫的書信﹑詩文等。
3.親手作書;親筆書寫。
精良:
精致優良;完善:制作精良ㄧ裝備精良。
公元:
國際通用的公歷的紀元,是大多數國家紀年的標準,從傳說的耶穌誕生那一年算起。我國從1949年正式規定采用公元紀年。
重新:
1.又一次。
2.從頭另行開始。
3.再次裝修使面貌一新。明李贄有《棲霞寺重新佛殿勸化文》。


大觀帖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qjyouth.com/ci/6/208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