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詔

六詔
詞語解釋
唐代位于今云南及四川西南的烏蠻六個部落的總稱﹐即蒙雋詔﹑越析詔﹑浪穹詔﹑邆睒詔﹑施浪詔﹑蒙舍詔。“詔”義為王或首領。其帥有六﹐因號“六詔”。唐開元二十六年后﹐蒙舍詔并吞其他五部﹐因其在五部南(今巍山縣南境)﹐史稱南詔。其地在今云南及四川西部。唐元稹《蠻子朝》詩:“西南六詔有遺種,僻在荒陬路尋壅。”后用以稱云南。
分詞解釋
部落:
由若干血緣相近的氏族聯合而成的集體:原始部落|部落首領。
首領:
①頭和頸:保全首領。
②為首的人:集團首領|梁山首領。
元稹:
元稹(779元稹831)字微之,洛陽人。論詩與白居易相同,為中唐新樂府運動的積極倡導者之一。其詩以樂府詩最具代表性。
烏蠻:
古代西南少數民族名。亦指其居住地。
五部:
1.謂金﹑木﹑水﹑火﹑土五行。
2.指古代高句驪國消奴﹑絕奴﹑順奴﹑灌奴﹑桂婁五個部族。見《后漢書.東夷傳.高句驪》。亦泛指高句驪國。
3.中醫指額﹑頦﹑鼻﹑左腮﹑右腮。


六詔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www.qjyouth.com/ci/6/213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