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烏

火烏
詞語解釋
周武王伐紂前二年曾東觀兵于盟津。相傳其渡河后,“有火自上復于下,至于王屋,流為烏,其色赤。”事見《史記.周本紀》。后因以“火烏”代指周朝的國祚。
分詞解釋
盟津:
即孟津。古黃河渡口名。在今河南省孟津縣東北﹑孟縣西南。相傳周武王伐紂,八百諸侯在此不期而盟會,并由此渡黃河。歷代以為會盟興兵的要地。
武王伐紂:
商朝末年,紂王暴虐。周武王大會諸侯,并聯合西南各族興兵東征,討伐商紂,在牧野(今河南淇縣南)大敗商軍,紂王自焚死,商滅亡。
本紀:
紀傳體史書中帝王的傳記,一般按年月編排重要史實,列在全書的前面,對全書起總綱的作用。
王屋:
1.王者所居之屋。
2.山名。在山西省陽城﹑垣曲兩縣之間。山有三重,其狀如屋,故名。
3.相傳黃帝曾訪道于王屋山,故以泛指修道之山。

火烏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qjyouth.com/ci/7/36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