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
詞語解釋:
(1893.12.26-1976.9.9)馬克思主義者,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湖南湘潭韶山沖(今屬韶山市)人。1921年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1925年發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等文章,提出堅持無產階級對民主革命的領導權和依靠農民同盟軍的主張。1927年提出“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的論斷,領導了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在井岡山創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并組建了中國工農紅軍。從1928年起,寫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等著作,提出建立農村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城市的戰略思想,開創了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1935年1月遵義會議后,初步確立了在紅軍和中國共產黨中的領導地位,并率領紅軍完成長征。1936年12月起任中共中央軍委主席。1937年寫了《實踐論》、《矛盾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哲學。1943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以后在歷屆中央委員會上連續當選為中央委員會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直至去世。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1949年9月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建國后領導中國人民進行了社會主義建設。1966年錯誤地發動和領導了“文化大革命”。著作編為《毛澤東選集》、《毛澤東著作選讀》等。
分詞解釋:
工農紅軍:
即中國工農紅軍,亦簡稱紅軍。第一﹑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軍隊,是現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
締造:
創建:締造者|締造共和國。
戰爭:
為實現一定的政治和經濟目的而進行的武裝斗爭。是人類歷史出現階級以后的社會現象。是階級間、民族間、國家間、政治集團間矛盾斗爭的最高形式,以暴力手段反映政治實質。經濟是戰爭的物質基礎,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決定戰爭的方式,保存自己和消滅敵人是戰爭的基本原則。有正義戰爭、非正義戰爭兩類。
革命:
①被壓迫階級用暴力奪取政權,摧毀舊的腐朽的社會制度,建立新的進步的社會制度。革命破壞舊的生產關系,建立新的生產關系,解放生產力,推動社會的發展。
②具有革命意識的:工人階級是最革命的階級。
③根本改革:思想革命ㄧ技術革命ㄧ產業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