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諫

五諫
詞語解釋
1.五種進諫方式。名目略有不同。(1)漢劉向《說苑.正諫》:“諫有五:一曰正諫,二曰降諫,三曰忠諫,四曰戇諫,五曰諷諫。”(2)漢班固《白虎通.諫諍》:“人懷五常,故有五諫。謂諷諫﹑順諫﹑窺諫﹑指諫﹑陷諫。”《后漢書.李云傳論》:“禮有五諫,諷為上。”李賢注:“諷?知患禍之萌而諷告也。順諫者,出辭遜順,不逆君心也。窺諫者,視君顏色而諫也。指諫者,質指其事而諫也。陷諫者,言國之害,忘生為君也。”(3)《公羊傳.莊公二十四年》“三諫不從”漢何休注:“諫有五,一曰諷諫,孔子曰:‘家不藏甲,邑無百雉之城,季氏自墮之’是也;二曰順諫,曹羈是也;三曰直諫,子家駒是也;四曰爭諫,子反請歸是也;五曰贛諫,百里子蹇叔子是也。”(4)《孔子家語.辨證》:“忠臣之諫君,有五義焉。一曰譎諫,二曰戇諫,三曰降諫,四曰直諫,五曰風諫。”
2.五位諫臣。明林蘭友與何楷及黃道周﹑劉同升﹑趙士春稱“長安五諫”。見《明史.林蘭友傳》。
分詞解釋
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創始人。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曾任魯國司寇,后周游列國。晚年又收徒講學,弟子相傳有三千人。其學說以仁為核心,而“仁”的執行又要以“禮”為規范。政治上提出“正名”的主張,提倡德治和教化。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首創私人講學的風氣。自漢以后,經過不斷補充和改造,他的思想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影響極大。著作有《論語》。
進諫:
向君主或尊長直言規勸。


五諫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qjyouth.com/ci/8/203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