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潮

望潮
詞語解釋
1.海蟹之一種。又名招潮。
2.章魚的別稱。
3.農歷每月十五﹑十六日的海潮。
分詞解釋
海蟹:
螃蟹的一種。比河蟹大,生長在海濱。常見的一種甲殼扁,略呈菱形,褐色,腹部白色,螯上有鋸齒,沒有毛,最后一對腳扁,適于游泳。
章魚:
又稱“蛸”。軟體動物,頭足綱,蛸科。身體卵圓形。頭上有八條腕,腕上大多有兩行吸盤,是捕食和御敵的武器。分布于世界各海域。可食用。醫藥上有補血益氣、收斂生肌的作用。
招潮:
蟹名。體深褐色,足紅色,眼柄長,雄蟹一螯很大,另一螯則較他足尤小;雌蟹兩螯均小而相等。穴居海灘,漲潮前,雄蟹舉起大螯,上下運動,故名“招潮”。又名望潮。在我國南方種類很多。
海潮:
海洋潮汐。指海洋水面定時漲落的現象。
農歷:
1.我國古代歷法之一。平年十二個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個月大,哪個月小,年年不同)。由于平均每年的天數比太陽年約差十一天,所以在十九年中設置七個閏月,有閏月的年份全年十三個月(383天或384天,閏月在幾月份也沒有一定)。又根據太陽的位置,把一個太陽年分成二十四個節氣,便于農事。紀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復始。俗稱陰歷。這種歷法相傳創始于夏代,所以又稱夏歷﹑舊歷。
2.農業上使用的歷書。

望潮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qjyouth.com/ci/9/333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