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侯的意思
列侯
詞語意思:
1.爵位名。秦制爵分二十級,徹侯位最高。漢承秦制,為避漢武帝劉徹諱,改徹侯為通侯,或稱「列侯」。
2.泛指諸侯。
- 漢武帝:
(前156-前87)即「劉徹」。西漢皇帝。漢景帝子。公元前140年繼位。在位期間頒行「推恩令」,進一步削弱諸侯王國勢力。又設置十三部刺史以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曾接受董仲舒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派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辟「絲綢之路」。曾命衛青、霍去病率軍進擊匈奴,獲大勝。
- 徹侯:
爵位名。秦統一后所建立的二十級軍功爵中的最高級。漢初因襲之,多授予有功的異姓大臣,受爵者還能以縣立國。后避武帝諱,改稱通侯或列侯。新莽時廢。后用以泛指侯伯高官。
- 爵位:
君主國家貴族封號的等級。
- 諸侯:
①西周、春秋時分封的各國國君。必須服從王命,交納貢賦和捍衛王室。在其封土內世襲占有封地及居民,世代掌握統治權。
②借指掌握軍政大權的地方長官:茍全生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