礫巖的意思
礫巖
詞語意思:
由水沖巖塊的磨圓碎塊固結而成,或卵石經硅質或泥質物膠結而成的巖石。
[conglomerate; conglomeration] 由水沖巖塊的磨圓碎塊固結而成,或卵石經硅質或泥質物膠結而成的巖石
- 石經:
1.刻在石上的儒家經典。漢平帝元始元年王莽命甄豐摹古文《易》﹑《書》﹑《詩》﹑《左傳》于石,此為石經之始。漢代以后其文字至今尚可考見者,有:(1)漢靈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蔡邕用隸書寫成的「熹平石經」,亦稱「一字石經」。(2)三國魏齊王(曹芳)正始(公元240-248年)中用古文﹑篆﹑隸三體刻石的「正始石經」,亦稱「三體石經」。(3)唐文宗開成二年(公元837年)用楷書刻石的「唐開成石經」。(4)后蜀孟昶命毋昭裔督造的楷書「蜀石經」,又稱「廣政石經」。(5)宋仁宗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竣工的「北宋石經」,因用篆、隸二體,又稱「二字石經」。(6)宋高宗時御書刻石的「南宋石經」,亦稱「宋高宗御書石經」。(7)清乾隆年間刻石的「清石經」。參閱清顧炎武《石經考》﹑清萬斯同《石經考》﹑近人張國淦《歷代石經考》。
2.刻于摩崖或碑版上的佛經。現存石碑刻經規模最大的是北京房山云居寺附近的石經。從隋代大業年間(公元七世紀初)刻起,到明代萬歷﹑天啟年間(公元十七世紀初)為止,大部分重要佛經都已刻成。
- 水沖:
水流沖向之處。指水流的正面。
- 巖石:
一種或幾種礦物有規律組成的天然集合體。是組成地殼和地幔的重要物質。通常指經地質作用而形成的堅硬固體。按形成巖石地質作用的不同,分為火成巖、沉積巖和變質巖三大類。是人類生活和生產不可缺少的材料。
- 膠結:
糨糊、膠等半流體干燥后變硬黏結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