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革命戰爭的意思
詞語意思:
也稱「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十年內戰」。1927年至1937年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及其代理人蔣介石反動統治的國內革命戰爭。1927年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后,中共于8月1日發動南昌起義,建立了中國工農紅軍。10月,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創建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此后,黨還在其他地區領導武裝起義,建立多支紅軍部隊和多個蘇區。1930年11月至1931年9月,中央紅軍粉碎國民黨軍對中央蘇區的三次「圍剿」,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同年發生日本帝國主義侵占中國東北的九一八事變,中共發出全國人民武裝抗日的號召。蔣介石對日采取不抵抗政策,并繼續對中央蘇區發動第四、五次「圍剿」。由于王明「左」傾機會主義路線的錯誤,中央紅軍未能粉碎第五次「圍剿」,于1934年10月被迫退出中央蘇區,進行長征。其他蘇區紅軍主力也先后進行長征。1935年1月的遵義會議,確立毛澤東在紅軍和全黨的領導地位。1935年10月和1936年10月,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先后到達陜北,勝利完成長征。1935年中共中央號召停止內戰,共同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西安事變」后,國共兩黨重新合作。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 工農紅軍:
即中國工農紅軍,亦簡稱紅軍。第一﹑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軍隊,是現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
- 反動:
①指思想上或行動上維護舊制度,反對進步,反對革命:反動階級ㄧ思想反動。
②相反的作用:從歷史來看,黨八股是對于五四運動的一個反動。
- 戰爭:
為實現一定的政治和經濟目的而進行的武裝斗爭。是人類歷史出現階級以后的社會現象。是階級間、民族間、國家間、政治集團間矛盾斗爭的最高形式,以暴力手段反映政治實質。經濟是戰爭的物質基礎,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決定戰爭的方式,保存自己和消滅敵人是戰爭的基本原則。有正義戰爭、非正義戰爭兩類。
- 革命:
①被壓迫階級用暴力奪取政權,摧毀舊的腐朽的社會制度,建立新的進步的社會制度。革命破壞舊的生產關系,建立新的生產關系,解放生產力,推動社會的發展。
②具有革命意識的:工人階級是最革命的階級。
③根本改革:思想革命ㄧ技術革命ㄧ產業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