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丁的意思
毛丁
詞語意思:
清代的一種人頭稅。
- 一種:
1.一個種類。
2.一個部族。
3.一樣;同樣。
- 人頭稅:
按人口征收的稅。
● 毛
◎ 動植物的皮上所生的絲狀物:毛筆。羽毛。毛織品。毛骨悚然。輕于鴻毛。
◎ 像毛的東西,指谷物或草:不毛之地。
◎ 衣物上的霉菌:老沒見太陽都長毛了。
◎ 粗糙,沒有加工的:毛布。毛估(粗略地估計)。毛坯。
◎ 不是純凈的:毛利。毛重。
◎ 行動急躁:毛躁。
◎ 驚慌失措,主意亂了:把他嚇毛了。
◎ 小:毛病。毛孩子。毛毛雨。
◎ 貨幣貶值:錢毛了。
◎ 量詞,用于錢幣,等于「角」,一圓錢的十分之一:兩毛錢。
◎ 姓。
● 丁
◎ 天干的第四位,用于作順序第四的代稱:丁是丁,卯是卯。
◎ 成年男子。
◎ 人口。
◎ 從事某種勞動的人:園丁。
● 丁
◎ 〔丁丁〕象聲詞,形容伐木、下棋、彈琴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