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應的意思
二應
詞語意思:
指三國魏應玚﹑應璩兄弟。
- 三國:
時代名。繼東漢后出現的魏、蜀(蜀漢)、吳三國鼎立的歷史時期。從公元220年曹丕代漢稱帝起,至280年吳滅亡為止。一般把赤壁之戰后至魏、蜀、吳建國前的歷史也劃入三國時期。
- 兄弟:
1.哥哥和弟弟。
2.古代對同等宗親的稱呼。
3.古代姐妹亦稱兄弟。
4.古代對姻親之間同輩男子的稱呼。
5.古代對親戚的統稱。
6.指同等國家或王室。
7.泛稱意氣相投志同道合的人。
● 應(應)
◎ 該,當,又引申料想理該如此:應當。應該。應分(
)。應有盡有。◎ 回答:答應。喊他不應。應承。
◎ 隨,即:「桓督諸將周旋赴討,應皆平定」。
◎ 姓。
● 應(應)
◎ 回答或隨聲相和:應答。呼應。應對(答對)。應和(
)。反應(a.化學上指物質發生化學變化,產生性質和成分與原來不同的新物質;b.人和動物受到刺激而發生的活動和變化;c.回響,反響)。◎ 接受,允許,答應要求:應邀。應聘。應考。
◎ 順合,適合:順應。適應。應機。應景。應時。應用文。
◎ 對待:應付。應變。應酬。
● 二
◎ 數名:一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貳」代)。
◎ 雙,比:獨一無二。
◎ 兩樣,別的:二話。不二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