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堂碑的意思
廟堂碑
詞語意思:
即《孔子廟堂碑》。立于唐貞觀初,虞世南撰并書,記述唐武德九年封孔子二十三世孫孔德倫為「褒圣侯」及修葺孔廟等事,書法俊朗圓腴,內剛外柔,為唐楷典范作品之一。不久碑隨廟毀。武后長安三年重刻,相王李旦篆額,冠以「大周」二字,大中四年琢去,后佚。宋初王彥超重刻,今存西安碑林,俗稱「西廟堂碑」。山東城武亦存一石,元刻,稱「東廟堂碑」。東瘦西肥,字亦互有出入。參閱《金石粹編》卷四一。
- 修葺:
修理建筑物:修葺房屋|修葺城壘。
- 碑林:
石碑林立的地方,如陜西西安碑林。
- 廟堂:
太廟的明堂。古代帝王祭祀、議事的地方。借指朝廷: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 典范:
可作學習標準、榜樣的人或事物:處世的典范|給年青人做個典范。
- 記述:
用文字敘述;記載:記述往事ㄧ那篇文章對此事有翔實的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