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鹿的意思
沙鹿
詞語意思:
1.亦作「沙麓」。
2.古山名。一說古地名。故址在今河北省大名縣東。《春秋.僖公十四年》:「秋,八月辛卯,沙鹿崩。」杜預注:「沙鹿,山名。平陽元城縣東有土山。」《公羊傳.僖公十四年》:「沙鹿崩。沙鹿者何?河上之邑也。」據《后漢書.元后傳》載,春秋晉國有史官以為沙麓崩陷乃「陰為陽雄﹐土火相乘」之象﹐斷言六百四十五年后宜有圣女興。因以「沙鹿」作為頌揚皇太后﹑皇后之詞。
- 以為:
1.認為。
2.作為,用作。
3.「以之為」的省略形式。猶言讓他(她)做,把它作為。
4.猶而為,而成。以,而,連詞。
5.猶已為,已是。以,通「已」。
- 后漢書:
書名。紀傳體東漢史。南朝宋范曄著。全書一百二十篇,分一百三十卷。記載自公元23年至220年間的歷史,敘事喜以類相從。為研究東漢史的重要資料。
- 作為:
①行為;所作所為:他的這種作為危害了集體的榮譽。
②建樹;成就:在事業上無所作為。
③可以做的事:大有作為。
④當做;做為:作為一名演員|作為會議室。
- 斷言:
①十分肯定地說:可以斷言,這種辦法行不通。
②斷定的話;結論:作出這樣的斷言未免過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