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學的意思
南北學
詞語意思:
南北朝時,經學分為南﹑北兩派。除《詩》﹑《禮》外,南朝為魏晉之學,北朝為東漢之學。《隋書.儒林傳序》:「南北所治章句﹐好尚互有不同:江左﹐《周易》則王輔嗣﹐《尚書》則孔安國﹐《左傳》則杜元凱。河洛,《左傳》則服子慎﹐《尚書》﹑《周易》則鄭康成。《詩》則并主于毛公﹐《禮》則同遵于鄭氏。大抵南人約簡﹐得其英華﹐北學深蕪﹐窮其枝葉。」后即把南北朝的南學與北學兩派合稱為南北學。
- 東漢:
朝代,公元25-220,自光武帝(劉秀)建武元年起到獻帝(劉協)延康元年止。建都洛陽。也叫后漢。
- 章句:
1.詩文的章節和句子。
2.剖章析句。經學家解說經義的一種方式。亦泛指書籍注釋。
3.指文章﹑詩詞。
- 經學:
把儒家經典當作研究對象的學問,內容包括哲學、史學、語言文字學等。
- 大抵:
副詞。大多;多半:路過北京的人,大抵要去游一下長城|商店職工大抵實行輪休制。
- 南北:
1.南與北;南方與北方。
2.從南到北;南北之間。
3.或南或北。比喻不專一,不固定。
4.指「南學」與「北學」。
5.計謀。指本領。
6.明代俗稱男子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