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丞的意思
駱丞
詞語意思:
唐駱賓王曾任臨海丞,故稱。
- 駱賓王:
駱賓王(?626—?684)婺州義烏(現在屬浙江省)人。出身寒門,七歲能詩。其詩題材較為廣泛,因才高位卑,憤激之情,時見紙上。詩工諸體,尤擅七言歌行,風格道放,筆力雄健,與王勃、盧照鄰、楊炯齊名,譽為「初唐四杰」。曾任臨海丞。后隨任徐敬業起兵反對武則天,兵敗后下落不明。有《駱賓王文集》。
- 海丞:
漢代官名。掌海稅。
● 駱(駱)
◎ 黑鬃的白馬。
◎ 〔駱駝〕哺乳動物,身體高大,背上有肉峰,毛褐色。能馱負重物在沙漠中遠行。亦稱「橐駝」;簡稱「駝」。
◎ 姓。
● 丞
◎ 幫助,輔佐:丞相(古代輔佐帝王治理國家大事的統率百官的最高大臣)。
◎ 封建時代輔佐主要官員做事的官吏:府丞。縣丞。
◎ 古同「承」,秉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