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觀的意思
臺觀
詞語意思:
1.泛指樓臺館閣等高大建筑物。
2.特指道教的廟宇。
- 館閣:
1.指房屋建筑。
2.北宋有昭文館﹑史館﹑集賢院三館和秘閣﹑龍圖閣等閣,分掌圖書經籍和編修國史等事務,通稱「館閣」。明代將其職掌移歸翰林院,故翰林院亦稱「館閣」。清代沿之。
3.指典雅莊重。
- 道教:
1.道德教化。
2.我國主要宗教之一,東漢張道陵根據傳統的民間信仰而創立,到南北朝時盛行起來。奉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為教祖。初時,入道者須交五斗米,故又稱「五斗米道」。金元以后分正一﹑全真二派。
3.指佛教。
- 樓臺:
①〈方〉涼臺。
②泛指樓(多用于詩詞戲曲):近水樓臺。
- 特指:
[認為某些事物所屬的] 指定范圍或角色。
- 建筑物:
通稱「建筑」。指供人們生產、生活、游憩、觀賞及其他活動的房屋或場所。如廠房、住宅、廳堂館所、亭臺樓閣和紀念性建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