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陛的意思
納陛
詞語意思:
古代帝王賜給有殊勛的諸侯或大臣的「九錫」之一。鑿殿基為登升的陛級,納之于檐下,不使尊者露而升,故名。《韓詩外傳》卷八:「諸侯之有德,天子錫之,一錫車馬……五錫納陛。」《漢書.王莽傳上》:「朱戶﹑納陛。」顏師古注引孟康曰:「納,內也,謂鑿殿基際為陛,不使露也。」一說,納陛為致于殿兩階之間,便于上殿。見《文選.潘勖<冊魏公九錫文>》「是用錫君納陛以登」李周翰注。后代亦以為對大臣的優遇。
- 尊者:
1.稱輩分或地位高的人。
2.佛教語。梵語「阿梨耶」(ārya)意譯為尊者﹑圣者。亦泛指具有較高的德行﹑智慧的僧人。
- 車馬:
1.車和馬。古代陸上的主要交通工具。
2.謂馳騁游樂。
- 帝王:
①君主制國家的最高統治者。
②帝和王。即君主國的最高統治者和最高封爵:帝王將相。
- 以為:
1.認為。
2.作為,用作。
3.「以之為」的省略形式。猶言讓他(她)做,把它作為。
4.猶而為,而成。以,而,連詞。
5.猶已為,已是。以,通「已」。
- 兩階:
1.宮廷的東﹑西階梯。主人走東階,客人走西階。
2.猶言君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