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舌的意思
儀舌
詞語意思:
戰國辯士張儀之舌。指能言善辯的舌頭。語本《史記.張儀列傳》:「張儀已學而游說諸侯。嘗從楚相飲,已而楚相亡璧,門下意張儀……共執張儀,掠笞數百,不服,醳之。其妻曰:‘嘻!子毋讀書游說,安得此辱乎?’張儀謂其妻曰:‘視吾舌尚在否?’其妻笑曰:‘舌在也。’儀曰:‘足矣。’」
- 舌頭:
1.口中辨味﹑助嚼﹑助發音的器官。
2.稱為偵訊敵情中捕獲的敵哨。
- 學而:
《論語》首篇篇名,后借指《論語》。
- 不服:
1.不從事,不經營。
2.不佩帶。
3.不臣服;不順服。
4.不甘心;不承認。
5.不信服;不相信。
6.不習慣。
- 能言善辯:
能:善于。形容能說會道,有辯才。
- 下意:
1.謂屈意;虛心和順。
2.出主意;作決定。
3.隨意。